作者简介:高云勇,1981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应用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劳模、南京市劳模、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江北新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江苏省青年通信学会委员,南京市第四届劳模协会理事会委员。
2019年9月,在支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我入党申请的那一刻依然历历在目,第一次举起右拳,胸挂党徽,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一字一句都深深镌刻在心中。
2006年我进入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任研发工程师。长期以来卫星通信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基本被国外垄断,我们作为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唯有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话语权。在公司党组织的鼓励下,我主动立足岗位,急市场所急,干公司所盼,为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逐步国产化不懈努力贡献力量。截止2020年底,我个人累计申请专利近70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同时我还参与研发新产品10多项,参与国家卫星通信标准编制3项,参与承担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荣获2017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一等奖,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省市科技奖励7项,南京市优秀专利奖1项;被南京高新区表彰为年度科技创新有功个人,公司记突出贡献大功2次。在我的示范影响下,组建了“虹云质量公关小组”,进一步攻克了产品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2016年我的技术团队被南京市总工会授予“南京市高云勇劳模工作室”,2019年又被南京市总工会授予“南京市劳模示范性工作室”,为企业科技创新和南京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员工都喜欢叫我“创新达人”,我也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员。
在创新的道路上会面对各种挑战,2010年公司突然被国外一家公司起诉,对方指出我们“剽窃”了他们某款产品核心专利技术,对他们造成了“侵权”伤害,要求我们赔偿2000万美元。如果这起官司外方胜出,我们公司将面临灭顶之灾。该款产品当时是国内卫星通信市场的主打产品,当我接到诉讼函后,感到十分奇怪,因为此款产品从头到尾都是由我自己研发出来的,该款产品受市场欢迎,完全是因为我的技术路线拥有创新性和先进性,而且这款产品进入市场的同时,申请了10多项国家专利,怎么会是“侵权”呢?因此我们理直气壮的应诉。国外公司提起这场"官司",主要是不相信我们在这款产品上的研发能力,“官司”打起来以后,他们发现,在他们产品进入中国之前,我们就已经有相关的技术专利,于是不得不主动撤诉。后来我们这款产品很快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件事更坚定了我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心。
某部队在登岛作战演习过程中遇到急需解决通信指挥的难题,我从应用需求出发,攻克了一系列的应用难题,组织大家及时的研发出一款新型的卫星通信设备,到达了演习效果,受到部队欢迎。在某次军民海上联合侦察演习卫星通信保障中,由我的专利技术保障的卫星探测船,率先侦察到可疑的外国船只,立刻上报,得到确认,为保卫祖国海疆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多方面表扬和嘉奖。
自从2019年年底开始,公司和公司党组织重新安排工作,在党建引领下负责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我们通过以劳模及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为示范,发动职工先后成立了1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8个工作室推出新产品或新技术,形成了一批市场销售订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将继续发挥好劳模的示范作用,做技术创新“领头雁”“带头人”,坚持“精、专、细”的工作态度,把“脚踏实地、积极肯干”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上下齐心、同舟共济”的工作氛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断展现新时代党员和劳模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