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 “邮电学院三剑客”黄仲玉、林克平、钟义信向周总理提交我国发展卫星通信的建议书信
1974年5月19日 周总理批示,成为中国卫星通信工程的良好转机。“519批示”是总理的最后一个批示
1975年3月31日 中央军委批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报告》,发射卫星通信工程被称为“331工程”
1976年5月18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331工程领导小组”
1977年9月5日 在张爱萍将军主持下,“通信卫星工程”被定为国防科委重点工程,全国重点工程
1983年8月12日-27日 “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次工作会议”举行
1983年9月8日 国防科工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交《关于发射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的请示报告》
1983年10月9日 中央批准《关于发射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的请示报告》
1984年4月8日 中国自主研发的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被送入太空
1984年4月10日9时 “东方红2号”在空中点火成功,卫星进入准同步轨道
1984年4月16日18时 “东方红2号”从准同步轨道被拽入同步轨道
1984年5月14日 各种实验结束,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功能正常,正式交付使用
1986年-现在 陆续发射成功了“东方红2号”、 “东方红2号甲”、亚洲1号”、“亚太1号”、“中卫一号”、鑫诺一号卫星和中星-22号等等卫星,大大地保证了我国国内卫星通信对卫星转发器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卫星地球站系统设备逐渐趋向小型化,VSAT卫星通信开始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
1983 年-1988 年 第一代VSAT阶段,以采用Ku波段和星形结构进行数据传输为显著标志,并开发了一些新的多址方式。
1988年-90年代 第二代VSAT阶段,VSAT已从单纯数据型向数据、话音、图象等综合业务方向转化,并且开始采用网状结构,但 仍然是窄带数据传输。其间在1993年8月,国务院颁发55号文件,明确规定把国内VSAT卫星通信业务作为向社会放开经营的9项电信业务之一,向社会开放经营,并对此项业务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
90年代中期后 第三代VSAT阶段,加强了网控功能。并以南京中网卫星通信公司引进阿尔卡特的DVB-RCS地球主站为显著标志,VSAT通信进入宽带时代。
1999年12月27日 为鼓励卫星通信产业民族化发展,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卫星接收系统核心部件产业化”项目,这是卫星通信产业同类中唯一的国家项目,项目总投资1.94亿,南京中网通信公司前身是该项目承担单位
2007年3月31日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公司在政府、行业主管领导和业内闻达支持下,倡议发起将3月31日定为“中国卫星通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