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025110
欢迎光临中网卫通!

中网卫通

卫星通信产业民族化发展研讨会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07-04-03 | 153 次浏览 | 分享到:
 暨“331中国卫星通信通信日”倡议活动
 
        3月31日,由江苏省电子学会、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卫星通信产业民族化发展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杨千里、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原副所长贲德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钟义信教授、熊猫电子集团原总裁陈祥兴教授级高工、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张顺颐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甘仲民、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徐凯、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李奇、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峰斌、数字通信杂志执行社长来春丽、南京同创集团常务副总裁吕军、总工程师孙荣庆等,会议由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董事刘溪主持,中网通信董事长王巧樑向到会嘉宾致欢迎辞,中网通信副总裁沈晓东做了“民族卫星通信产业与应用案例汇报”的主题发言!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批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报告》,因此,中国发射通信卫星工程被称为“331工程”。为更好地发展我国民族卫星通信事业,更好地纪念“331工程”,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全体代表们集体倡议将3月31日作为中国“卫星通信日”,以后每年举办相关的活动予以纪念。会议主办方代表王巧樑董事长表示,真诚希望这个良好的愿望与倡议能够得到国内卫星通信业界、政府和行业同仁、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携手共商民族卫星通信发展大计,共同致力于卫星通信民族化和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弘扬老一辈振兴民族的精神,共同推动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著名的北邮“三剑客”之一、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钟义信教授首先回顾了北邮“三剑客”和“331工程”的由来,介绍了当年向中央建议发展中国卫星通信的过程,并对我国卫星通信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卫星通信产业化发展首先要消除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卫星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信息不保密,其实通过严密的编码和解码,保密性完全可以放心。二是近年来光纤通信发展很快,地面的“金矿”没挖完,目前还顾不上“天上的金矿”,其实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区域大、灵活可靠、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等独特优势,它与光纤通信各有优势,两者互补,“天地一体”,可以给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通信服务,可以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著名卫星通信专家、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杨千里说,这几年,卫星地面站的建设费用降了不少,但卫星转发器使用费一直较高,卫星网络运营商的经营压力很大。卫星转发器使用成本过高,已成了制约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印度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因为有政府补贴,印度卫星通信使用率很高,前不久印度专门发射了一颗教育通信卫星,大家都争着用,因为全部由政府买单,免费使用。杨千里呼吁,中央及各地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如能有效降低目前卫星运营企业的成本,我国卫星通信的市场应用将大为改观。
 


        随后14所贲德院士、熊猫集团陈祥兴高工、南邮张顺姬教授等先后发言,回顾了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的历史,以及参与“331工程”的经历,一致沦为倡议“331中国卫星通信日”很有意义,尤其江苏省是全国卫星通信大省,应该走在前列,为中国民族卫星通信发展作出贡献。
        江苏省信息产业厅付厅长徐凯、科技厅付厅长李奇最后作了发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331卫星通信日”的倡议表示支持,同时表示要从政府主管部门角度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江苏成为卫星通信大省,做大卫星通信产业。 
        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之一,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惟一获得VSAT营运牌照的卫星通信系统服务商,公司成立6年多来,一直以“卫星通信产业民族化”为己任,致力于突发事件下卫星通信应急保障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申请了46项各种专利技术,拥有了108项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