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6025110
欢迎光临中网卫通!

中网卫通

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0-04-26 | 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网卫通知识产权概况

   “对于有战略眼光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是机会,而不是负担。”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和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国际环境下,企业自主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在中网卫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的帮助指导下,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跨越。

    目前中网卫通是国家第四批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专利交流站、江苏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完成单位、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发稿,中网卫通累计专利申请量为152件,其中发明52件,实用新型81件,外观设计1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34%。公司累计专利授权量为92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71件,外观设计16件;拥有注册商标17件,另有3件商标已公告;拥有著作权8件;在编国家标准3件。

    中网卫通06年就开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成立了知识产权部,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4名兼职人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并组成以公司高层主管、行业专家、专利事务所顾问为智囊团的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

    2009年,中网卫通将《知识产权工作规范》成功贯标,通过对公司原有的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整理、改进、完善,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做到管理清晰,责职明确,有章可循,保证了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更科学、更有序地开展。

    中网卫通委托一家专利科技公司定制了一套个性化专利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日本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文献,根据我公司专利住处需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形成树形导航;该专利数据库国内专利信息每日更新,国外信息每周更新。利用专利数据库的信息,我们对当前卫星通信国内外专利数量、类型及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进行了分析,形成专利分析报告,通报相关技术负责人,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方面,中网卫通很多的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训,提高全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基本保证全员每年不少于2次接受知识产权培训,专职知识产权人员及技术人员不少于3次专业培训。每年的11月份为公司知识产权月,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宣传培训,总结年度的知识产权工作,表彰、奖励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在公司网站上开设了知识产权专栏,作为知识产权工作宣传、交流的平台,营造知识产权氛围。将楼梯走廊作为公司知识产权宣传廊,20块展板定期更换最新知识产权信息、知识、公司知识产权动态等;设立了百件专利墙,作为中网卫通知识产权工作的阶段性里程碑,展示成果,激励斗志。编制了《中网通信知识产权手册》,作为员工培训教材和专利交流站交流资料,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朱宇局长为手册写了序。
 

 
    在保障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方面,中网卫通更显示出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项目财务管理软件专门分配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知识产权立项管理、预算管理、审批管理、正式项目管理、报销管理、合同管理等,运用该系统,做到了申请核对对象清晰,实现无预算,不开支、层层责任审批的项目跟踪责任制管理;及时网上审批预算和费用,使公司知识产权经费使用得到保障。
 
    这几年,我们积极开展以“员工知识化、知识成果化、成果产权化、产权资本化、资本人格化”(简称“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从知识产权战略出发,中网卫通认为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产学研联盟,走合作创新道路。目前中网通信已建立7个产学研基地,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共建卫星通信研发中心,共同推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VB-RCS卫星通信技术标准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与欧洲最大的海事卫星通信公司TSS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在国内率先实现提供全球卫星定位和卫星通信服务与应用;与具有卫星转发器资源的中国亚洲卫星公司建立了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国内卫星应急通信服务,并提供完整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解决方案;与解放军理工大学国家级卫星通信实验室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同研发DVB-RCS卫星通信标准;与江苏省教科院共建“双向互动教师培训”产学研基地,合作共建远程互动网络培训系统;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卫星与气象产学研基地”,合作开发出“移动气象台”等。在校企合作中,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企业为基础、以项目为纽带的原则来开展,提高持续科研的能力和水准。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崭新的实践过程。这几年,虽然我们在文化建设以及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上作了一些尝试,有了一些成效,但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在总结、归纳经验的同时,更热切地盼望着得到更多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成功企业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将继续高扬创新的旗帜,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成长,为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贡献。

 

知识产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