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随着极端气候的不断出现,“气象”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事业的重要因素,真正进入“气象经济”时代了。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各级政府对气象越来越重视了。
2011年南京市政府决定在高新开发区建设北斗产业基地,9月南京高新区与中国气象探测中心签订了共同推进北斗气象示范工程的协议,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国(南京)气象谷”。
江河湖海凭龙跃、气象万新又一年。
2012年是“龙”年,龙是气象的“化身”,公司定位2012年为“气象促进年”,就是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进一步推动企业融入气象业务,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共享价值,并以加快发展气象行业为抓手,学习气象人创新、奉献、坚守的精神,努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走上新台阶,创造新气象。
“多做气象事”
未来3-5年,中国气象事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性的机遇期。2011年12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进气象卫星系统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气象保障工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等十二项国家级重点工程,以及区域和省级重点工程建设。“十二五”末,我国24小时晴雨和暴雨预报准确率将分别保持在85%和22%以上,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70%以上,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95%,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发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以上。
自2006年推出第一台移动气象台,中网卫通一直致力于卫星气象应急业务,到2011年12月公司移动气象台及升级产品已推广到全国19个省区及74个市、县气象局,市场占有率超过60%,2008年在国内率先创造出了解决条块联动的卫星通信双模通信体制--“珠峰模式”,并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我们在气象行业有着很好的资源积累,面向未来气象的大发展机遇期,我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努力,主动融入气象业务,多做气象事,不仅要做气象业务的研发者,还要做气象事业的推动者,尤其要积极参与北斗气象示范工程,推动“中国(南京)气象谷”建设,在气象事业大发展中加快企业发展。
“争当气象人”
气象是“资源气象、安全气象、公共气象”的结合,气象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气象人是神圣、自豪而光荣的使命。
早在2007年我们“移动气象台”鉴定时,我的老学长----中科院施雅风院士以89岁高龄亲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精力充沛,一直坚持到结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真知灼见,并勉励我们永不停步,攀登科学高峰,真是令人感动。施院士告诉我,当年秦大河院士为了去南极科考,不惜拔掉了八颗病牙,并在遇到恶劣天气时扔掉了生活必需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带回了珍贵的雪样,至今我还为科学家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气象人,从最北边的大兴安岭;最西边的新疆;南边的广东;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华东的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到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山西;从国家局到区县局,从领导到普通员工,从教授到在校大学生,所到之处,无不为气象人的工作热情、好学态度和奉献精神而叹服。
要当好气象人,就是要向气象人那样:学好本领,提升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付出和奉献;善于坚守,常年累月耐得住寂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
“创造新气象”
2011年12月11日,历时14天的德班会议结束了,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发达国家同意在第二承诺期履行减排义务,并设立绿色气候基金。从京都到巴厘岛再到德班,在气候问题上,所有国家都处在同一条“诺亚方舟”上,在人类的终极命运前,谁都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
从国务院3号文件到国办33号文件,中国政府对气象事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上任初就提出并坚定地实施了“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此后从人工影响天气、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预警发布、新农村气象服务到气象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气象科普等等,一波又一波,让人看到了中国气象事业的“新气象”,催人奋进,也让我们深感责任和使命。
作为自然人,我们共在一片蓝天下,要为地球的生存恪守承诺,绿色生活,不断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环境;作为企业人,我们要努力探索造福社会的优秀产品,我们要在认识气象中成长,在融合气象中发展,在服务气象中扩张,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明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2000年到2012年,我们已经走过12个春秋,在新一轮发展中,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开创出更加引以为豪的人生新天地。
新年新气象,龙年展宏图!
衷心祝愿中国气象事业龙年发达,中网同人家庭幸福,天下气象人健康快乐,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巧樑
2011年12月31日